很多人都知道,那些摩天高樓不是憑空樹立的,它們的基礎也不淺。至于為什么建筑不往地下深處發展,是因為技術達不到,太難太費錢了唄。那么就讓三力機械的施工人員為你解析這一問題:首先,建筑要想往地下發展,必須要有一個空間,那么勢必要像開挖基坑一樣挖坑。
挖坑就會帶來以下3個問題
1、護坡。由于土壓力的存在,挖好的基坑如果不進行支護的話,坑很快就會塌掉。而挖得越深,土壓力越大,護坡就越難。這里的難不僅是支護本身困難,更多是施工困難。由于土壓力情況復雜,深基坑常采用護坡樁來護坡?;佑卸嗌?,護坡樁就得打得比基坑更深,而且必須是繞著基坑一圈都打,一個基坑起碼上百根。鉆孔打樁可是一個費錢而困難的事情。
放兩張護坡樁的圖片,給大家一個直觀印象。

2、降水(or止水)。地下可是有地下水的哦。地下水的存在會影響土層的承載力性質,而且非常不利于建筑施工。所以必須先降水或止水才行。所謂降水就是,比如我準備建一個地下100米的建筑,那么怎么說基坑得挖100米吧,那么就必須把地下水水位降至地下100以下。一般來說,地下水水位最多也就十來米,要降到地下100米估計附近的房子早就沉降塌陷了。而且,現在一般施工都不許降水(北京是這樣的,不準抽地下水),做止水帷幕,就是用隔水材料把基坑四周地下水和基坑隔開,地下100米的止水帷幕,技術難度夠嗆。
3、開挖。其實這是最基本的一點。不談護坡和降水,就說到底能不能挖那么深。大多數地表的填土層、粘土層是挺好挖的,砂石層、卵礫層也湊合(其實也挺不好挖),要是挖到了基巖,再想大規模往下開挖可就困難了。藍翔畢業,挖掘機學得再好也很難。
所以,不是不想往下,是往得更下的技術還不成熟。
補充說明:
以上主要考慮的是垂直開挖的民用或公共建筑的情況。
有朋友想到了鉆井鉆探,這還是可以打很深的。
石油鉆井的設備本身比較牛逼,設計孔深都有幾千米。中國大陸科探用的就是石油鉆機。
好的的立軸鉆機用來做科研鉆探,配上金剛石鉆頭打上幾百米應該也沒問題。
不過,用鉆機來打孔做基坑就好比用牙簽在一個大蛋糕上戳洞吧,太不現實了。
另外,南非的TauTona Mine金礦(如圖)

顯然,它的邊坡不是垂直下挖的,而是有一定坡度。
這在我們帶著規范的鐐銬打地基的藝術家(才不是搬磚屌?。┠墙蟹牌?。放坡的好處就是利用土體自重的分力平衡掉邊坡的土壓力。這樣就基本不用做其他復雜而困難的護坡措施。
缺點是顯而易見的,占地面積太大了!用這種方法在市區搞超深地下建筑實在是太奢侈了。